哈工大(深圳)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集群項目包含八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先進焊接與連接、可調諧激光技術、特種環境復合材料技術、空間信息網絡及應用、網絡空間安全、城市工程安全),具有實驗室集中、場地條件復雜狹小、結構荷載超大、工藝要求復雜、震源復雜等特點。本項目以全面提升建筑品質、降低資源環境負荷為目標,堅持從建筑設計本元出發,以正向設計邏輯開展綠色設計整合,在拆解→場地→空間→行為→界面→材料→能量→建造→使用→拆解的正向主線下,不斷的修正評估進行驗證反饋,深入挖掘綠色基因,在不同階段不斷融入綠色策略,在整體平衡下達到最優的效果。
哈工大項目借助原有地勢高差變化組織建筑布局,對原有約40%的山體進行保留,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地形,減少土方量和對場地的破壞。建筑形態呈東西條狀布置,引導通風并減少西側太陽輻射得熱;底層通過庭院及架空的設計,開敞通透兼具遮陽效果。合理區分不同建筑使用區域的用能標準和環境控制參數,壓縮用能空間,節約空調面積約6210㎡。建筑表皮設計有一體化太陽能光伏設施約12500㎡,可再生能源替代率約2.5%,每年可產電能82萬kWh。在建材方面,本項目普通實驗室空間采用免吊頂設計,同時5F、6F區域采用一體化成品內隔墻,減少裝修材料用量約518噸。景觀設計對南側山體區域進行了生態修復,恢復綠化面積約4600㎡,場地內構建有多層次立體綠化,生態庭院、沿街綠化、屋頂綠化、空中連廊綠化、爬藤植物垂直綠化以及休閑露臺綠化共約11000㎡,每年可固碳約462噸。采取各類技術措施后,每年可節約能耗約507萬kWh,全壽命周期減碳約15.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