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坐落于江淮之濱環抱巢湖的生態之城安徽省合肥市,擬于巢湖北邊的生態新城修建啟動區。
互為首尾:
啟動區及其周邊園區,形成整個生態城的門戶,此為生態城之首;城市界面在這里結束,自然界面開始展開,此為城市界面之尾;面對巢湖,自然景觀在此過渡為城市,此為巢湖之尾;生態城建成后,此為通向巢湖的重要通廊,此為巢湖之首。
門戶標志:
啟動區位于生態城重要門戶位置,不僅是生態城門戶,更是巢湖未來的門戶標志。其標志性代表合肥新的創新高地,彰顯大湖名城風采。
中央綠軸:
中央綠軸從人工綠化逐漸過渡到自然水系,最終抵達巢湖,向南無限延伸。綠軸上承城市主干道,下接自然景觀,一方面呼應生態城整體規劃,另一方面也是城市設計中重要的綠化資源,起到承上啟下的鏈接作用。
核心景觀:
四個地塊通過建筑高度、軸線控制圍合成中央核心景觀,逐漸向內滲透,形成聯結啟動區及其周邊地塊的綠網。
平層辦公“城市界面”:
在基地邊界建立起街墻式的城市界面,限定出園區內辦公區域的活力空間。通過對企業辦公、研究、商業展示空間的有機結合,提供各模塊拓展性使用的可能性。
綜合體“城市地標”:
我們將有共享潛力的、可以流程化的功能組織到一起,從而在提升辦公建筑的服務品質的同時為創新群體提供了一個共享平臺,鼓勵人群交流與分享。
獨棟辦公“園區內街”:
專屬辦公空間通過對建筑功能的垂直分層復合滿足了創新群體、零售商業、消費者之間的互通、交流及反饋的需求。
功能搭建:
立體平臺系統的引入以及圩田景觀、空中花園的層次疊加,極大豐富了場地內的室外空間體驗。通達的空間體系為啟動區內功能的復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區域內的建筑形成了以一個復合功能的環狀綜合體為地標,同時穿插滲透辦公、商業、居住等功能的未來城市新區。
城市地標:
地標建筑為漂浮在空中的一個方形巨環,巨環集合廣電中心、商務酒店、文創綜合、孵化辦公功能,功能復合交融,復合地標建筑的功能要求。巨環漂浮將地面空間空出,根據人流方向設置地面開口,巨環下的空間從不同方向吸納人流匯聚于此。建筑立面汲取合肥傳統手工藝中木雕中的“鏤空雕刻”手法進行立面設計。立面分為結構、桁架、半透明玻璃三層,營造當地特色立面。